【编者按】何琳,女,1974年生,1986年至1992年就读于北京师大附中。分子生物学家。2009年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
喜获“天才奖” |
新华网2009年9月22日发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9年度“天才奖”得主22日揭晓,35岁的华人分子生物学家何琳成为24位获奖者之一,她因对微RNA(核糖核酸)在肿瘤形成与治疗中的作用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而获奖。 |
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TheMacArthurFellowsProgram,也称为MacArthurFellowship,或俗称theGeniusAward)创设于1981年,每年评选美国各领域20至30名杰出的创新人士,并在5年中平均为每人提供总额50万美元的奖金,让获奖者们能更自由地继续探索创新。该奖评选标准有三:1.获奖者一定有非同寻常的创造力;2.根据已做出的杰出成就纪录,要能确保未来仍会有杰出贡献;3.发出的奖金在经济方面能够帮助获奖者今后的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在何琳之前,已有陶哲轩、庄小威和陈露等华裔科学家获得该奖。 |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当何琳得知获奖消息,她表示非常惊喜:“我感谢提名人,这是很大的荣誉,这种奖金对于像我这样有高风险想法但没钱做研究的年轻人来说,有极大帮助,让我们不用担心财政资源,全力做研究。” |
中学展露“天才”特质 |
何琳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某钢铁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在北京师大附中的六年学习生活中,她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曾在班里担任学习委员,几何课代表。她曾两次获得北京市初中化学竞赛一等奖,高一获得北京市数学竞赛第六名、全国数学竞赛优胜奖、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第42届美国数学竞赛优胜奖,叔蘋奖学金及诺和诺德奖学金等多项奖励。高三阶段参加清华大学集训队,之后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习直至毕业。当笔者向曾经在高中阶段担任她的班主任的李宝宏老师和卓婧老师提到她时,两位老师都是赞不绝口。 |
何琳校友初高中六年都是在附中度过的。在撰写本稿时,我们也有幸采访到了何琳高一与高二时的班主任李宝宏老师。 |
李老师详细地向我们讲述了当时学校各方面的环境与何琳校友很突出的自学能力。李老师讲到: |
学校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专业性。每天都是三点多放学,统练也没有那么多,只是在中考前一个月才进行过统练。老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学好,不仅要在课上认真听讲,还要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这对学生自己的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何琳就是个自主学习很好的人。她在学校学完后,总会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进行落实与再提高。因为有良好的习惯因而成绩很好,水平相当高。李宝宏老师幽默地说:“到最后老师也教不了她了”。 |
还有个例子也是她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次考试,何琳在卷子边上的草稿就相当于这份卷子的标准答案。每道题的草稿,跟该题的位置都是对应的,写得也相当工整。有些题,她的解题方法甚至比标准答案提供的解题方法还要好。 |
何琳是个综合性的人才,全面发展。她的基础非常好,而且不偏科,甚至可以说是考不倒的,几乎所有方面都是全班最强,全校最强。 |
何琳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她是个很内向的人,很像一个学者。但是她没有架子,要是别人问她问题,她肯定会细心地讲题。而且她对自己要求也很高。 |
何琳成功带来的启示 |
现在的学生要想达到何琳的水平应该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复杂。在跟李老师的交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从学习上来看即便是现代学生中的精英也很少有比何琳厉害的。这是摆在教学面前的难题,也是师生需要共同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现在跟那时候比确实是有时代差异的,那时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专业性,而现在更多强调的是学习方法、学习与生活的结合,还有调查研究的能力。不过,再不一样,我们还是可以从何琳校友那里学到很多有价值得东西,例如:她的一丝不苟、认真严谨;她的思维创新;她的文理不偏科,全面发展。 |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我校杰出校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钱老整整齐齐的手稿,金灿灿的圆号,抛到最远处的飞镖,贴在老师办公室门上的难题试卷,还有80分和100分的话(“出五道题,如果学生你都答对了,但是解决的方法比较平淡那也只给80分。如果答对了四道,但是解决的方法非常有创新,那就给100分。”)……。我们年轻的科学家何琳校友身上不是也能看到钱老的影子吗。 |
可以说,从钱学森时代到何琳时代,师大附中一直是培养人才的“沃土”,她为青少年打下了坚实的“人生基石”。附中的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吃苦耐劳,做事一丝不苟,能够抗拒诱惑,能够与时俱进,自主学习,“自主”人生,真正要做到“诚爱勤勇”。 |
我们相信何琳校友未来会在科学领域作出更大贡献! |
李学珍老师、徐兰老师根据以下资料综合编撰: |
“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 |
“新华网” |
“www.ebiotrade.com时间:2009年09月27日” |
“麦克阿瑟基金官方网站http://www.macfound.org/site/c.lkLXJ8MQKrH/b.4536879/k.9B87/About_the_Program.htm |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n_He |
http://mcb.berkeley.edu/labs/he/index.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