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钟善基(1923—2006),浙江萧山人,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教授,著名数学教育家,我国数学教育学科的主要创立者和奠基人之一。曾担任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小学数学教学》报社总编、社长等职。1941届校友。1945年至1952年间在北京师大附中工作。
他既是附中的学生,也是附中的老师;既做过中学的教员,又成为大学的知名教授。在他八十华诞之时,他曾经教过的百余名半个世纪以前的学生,相约一起为他祝寿。2006年6月3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的追悼会上,250多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相携相随,凭吊半个多世纪前他们的中学老师——他,就是深受附中人敬爱的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钟善基先生。 |
缘定附中 |
提起钟善基先生与附中的渊源,附中人几乎无人不知。钟先生的父亲钟履祥、钟先生本人、他的三个子女以及外孙、孙女都毕业于师大附中。一家四世同堂皆为同一个中学的校友,钟善基对附中的情感可想而知。 |
童年时的钟善基居住在师大附中旁边,三周岁时,他就喜欢到师大去玩,看生物系各种各样的生物标本和模型,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和体育系的高材生一起在操场上打球。上附小后,他对数学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尤其对几何中的多边形和圆形的面积计算感兴趣。小学老师鼓励他说:“你们别忙,等你们上了师大附中高中学积分时就懂得了。”虽然年幼的钟善基对微积分是什么并不清楚,但求知的渴望却促使他对附中有了更多的向往。五年级时,鲁迅先生应邀来附中作著名的演讲《未有天才以前》,钟善基有幸亲临现场,听完了这场激动人心的讲演。小学毕业,钟善基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师大附中,终于圆了他童年时的一个梦。 |
附中开放而严谨的学风对钟善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附中学生底子厚,方法活,自学能力极强。高一时学生们基本上已经把高二的课程自学了一遍,到了高二很多同学们就开始相约“一年后清华园见”,到了高三学范氏代数,先生还没讲,他们都念过去了,上课只听思想,初等微积分也已经自学了一半。但在学习之余,钟善基也在附中养成了许多优良的习惯,比如爱好音乐、运动等等。他上初中时,著名音乐指挥家李德伦正在上高中。李德伦每周三举行一次音乐欣赏活动,把师大音乐系的老教授请来轮流讲授,先介绍一遍下面将要播放的曲子是何来历,有什么风格,然后请大家欣赏名曲的唱片。在这个活动中,钟善基是每周必到的常客。到高一时学校开设声乐选修课,也是请师大老教授教,于是他又学了一年声乐,对戏曲(大鼓书)和声乐都颇为精通。钟善基对球类运动的爱好自幼养成。当时附中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各门课平均不到75分,技术再好也不能参加校队,但这个规定显然对他而言没有多大约束力。他在足球队踢后卫,生龙活虎,文武双全,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 |
钟善基在数学方面的特长在初三时逐渐显现出来。到了高一,酷爱数学的他特别喜欢开夜车演算各种数学题。更深露重,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间过去。于是第二天清晨,晚起的他为了赶时间上课只好牺牲吃早饭的时间。夜夜如此,年年如此,他逐渐养成了不吃早饭的习惯,但他同时也可以自豪的宣布:在附中严格的作息时间规定面前,他从没有一次因此迟到或旷课。 |
钟善基能在附中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还要感谢几位杰出的数学老师。当时师大附中的数学是单科教学,每一科都有名师坐镇。初中时的几何教师韩清波(字问渠)先生是他的人生伯乐。韩先生1925年至1949年在附中任职,1940年起还兼任北师大的教授,解放后调入天津大学任数学系主任。另一位对钟善基起重要影响作用的教师是韩桂丛(字满庐)先生。韩满庐先生多年供职于附中,是北京市首届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也曾在北京大学、北师大工作过。钟先生后来报考北师大数学系,与这两位的影响可谓密切相关。他的志向就是要做像韩清波先生那样的数学名师。 |
附中名师 |
钟善基大学毕业以后,回附中工作了八年。师大附中是北京市最好的中学之一,只有师大的优秀毕业生才可能应聘。恰好此时学校有一个名额空出,于是师大的傅仲孙教授和韩清波教授就介绍他来附中工作。学校第一年让钟善基带初二,名为正式聘用,暗中也含有考察新人的意思,因为附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老传统,新教师来了一般都让他到初二去,毕竟初一是入门课,初三又是毕业班,都需要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把关才行。如果新教师在这一年里工作出色,那么学校可以接着聘用;如果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那么也就只好被解聘。钟善基一袭整洁的蓝布大褂,一头茂密整齐的黑发,一双睿智而亲和的眼睛,只静静地往讲台上一站,他就征服了学生们。 |
“先生那头发,总是像平行线一样,而且先生上课言简意赅,没有半句废话,行为举止都那么一丝不苟。”原北京市教育学院东城教育分院院长唐敏曾回忆起60年前的钟先生时,依然十分感动。 |
早在大二时期,他就开始帮助师大的几个名教授在外兼课贴补家用。当时某些私立学校的条件特别艰苦,学校没有财政补贴,有的甚至连教学用的正常教具也没有。不过这些并不能难倒钟善基,没有教具,就自己练,自己画直线和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磨练,他画圆的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只要手腕一抖,黑板上就会出现一个规范的圆形。学生们无不被他的这一“技法”所震撼,从此深深爱上了这门课。后来钟先生所创的九点圆简单画法被某些数学教材正式收录。无论是随手描画的一条线、一个圆,还是一笔一划清秀整洁的板书,都透着钟先生作为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
钟先生的教学,使学生们对数学有了浓厚兴趣。有一年,他教初二代数,班里好几个学生开始自己往前学。课本上的习题都做完了,再四处找难题。有的题绞尽脑汁也解不出,怎么办?“找先生解——咱也难为一下先生吧。”淘气的男生出了主意。 |
难题放到钟先生面前。他认真看了题,立刻在黑板上演算起来。不一会儿,一个简捷的推理出现在黑板上,难题解开了,学生们目瞪口呆。而先生用手轻轻掸了身上的粉笔灰,笑了:“你们会思考、会学习了。”一句简单而朴实的鼓励,却让学生们记住了一辈子,甚至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
钟先生用缜密精确的语言,把数学逻辑的力量带到了课堂,像磁石般深深吸引了学生。凡是听过钟善基讲授的学生,无不认为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先生的课讲得条清缕晰,越听瘾越大。”前《戏剧电影报》编审胡金兆为钟先生的课赋予了“艺术数学”这一诗意的概括,“他把数学那些枯燥的公式、定理能讲出十分引人入胜的艺术美来,听先生的课,有如看一场好戏、听一次精彩的音乐会那样获得艺术的享受。” |
直到1993年,先生教过的52届同学在为先生祝贺70大寿时还不断感念当初钟善基先生能把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课讲得那么生动吸引人,使他们终身受益匪浅。一位叫邓启福的校友,当年只听过钟先生一年的初中代数课,便对先生敬爱有加,终生难忘。后来他曾以台湾交通大学校长的身份来大陆参加北京交通大学百年校庆活动,在短短的四天行程中,他专门抽出一天回母校看望先生。钟先生的夫人王和礼女士有一年曾去宁夏固原支教,返程时被闻讯赶来的钟先生弟子团团围住。他们纷纷向师母倾诉自己对先生的感恩、思念之情。当地的教育厅长恰好也是先生的学生,硬要送当地出产的西瓜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先生品尝。2003年2月21日,师大附中五二、五三届百名学子为钟先生祝八十大寿。他的学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派专人送来贺信和寿礼。北京电视台还作了专题报道。半个多世纪的师生情可歌可叹! |
作为一代名师,钟先生的严格也是出了名的。对于课本,他要求自己的子女和学生不许随意折角、涂画、留言,片纸只字都不能随意撕毁、破环。对于学生,他爱字当先,宽严相济。先生不大批评学生,但如果学生未达到应该达到的要求,那么他也绝不放纵。对于那些“有幸”受到钟先生谆谆教导的学生而言,他那言简意赅,不怒而威的批评常常会让他们有振聋发聩,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有一次有一位天资聪颖却时常贪玩误写作业的学生受到钟先生的批评。钟善基当面指出他的不足,并把他和其在同校高中的兄长作比较,言辞恳切,令该名学生和全班同学都为之动容。后来此人果然没有辜负先生的教导,考入清华大学。对于自己,钟善基严格要求自己板书要绝对规范,该写的写,该说的说,重点突出,图形和文字紧密结合,从不多写一个废字,也从不多说一句废话。钟先生要求学生不许错一个数学标点,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就连先生的书法,也是严整规范,可谓字如其人。钟善基去世以后,不少学生前来吊唁。清华大学的沈英教授也是钟先生的弟子,在悲痛之中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位老师。等他写完拜见王师母之后才发现日期写错,于是这位教授毅然决定用工整的小楷重新誊写一遍,为钟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做了一个注脚。 |
当然,名师的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需要一个和谐的成才环境。钟善基在附中工作的年代,像韩满庐、韩清波这样的数学名师为数不少。他们对钟善基给予了特殊的关照和殷切的希望,同事之间关系融洽。每当这些老教师遇到有趣的问题时,他们会立刻把钟善基唤来一起研究。当时学校的物质条件有限,没有充裕的草稿纸供他们演算,他们有时就干脆在办公桌的桌布上共同探究起来。你一言,他一笔,很快桌布就写满了各种数学符号。最后连学校的工友也都知道哪块桌布是他们办公室的,在洗涤之后的分配上绝对不会弄错。钟善基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既学得了前辈们的教学技巧,又加强了专业修养,为他在教学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由于工作出色,钟善基在1953年被北师大数学系正式调任讲师一职。后来北师大迁往德胜门外的北太平庄,钟善基也就不再兼任附中的工作,但钟善基与附中的缘分并没有就此结束。1961年全国各中学考大学的分数排队,师大附中列第13名。当时的高教部长杨秀峰先生也曾做过附中的教师,一看到这个成绩有些坐不住了,当即打电话给附中了解情况。接电话的恰好是他当年教过的一位学生,于是杨部长不客气地问,排第13名,咱师大附中可没有过,这是怎么回事?这位学生也不客气,向部长抱怨有不少有经验的名师被各大学调走了。杨部长一想,把这些人再调回附中可能性不大,但可以让那些还在北京的老校友再为母校出一把力,于是就请学校开了一个名单,其中头一个需要被请回的就是钟善基。就这样,钟善基在繁忙的大学工作同时,又回到了阔别八年的母校。他不仅要负责高中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课的教学,还要带徒弟,负责宣武区青年教师的成长工作。当时钟善基已经住在北师大,他必须很早从家里出门坐车到六部口,然后再步行到师大附中,为的就是怕个别学生提早来问问题而自己又不在,从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钟善基的努力下,附中的数学教学工作又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可惜1965年“四清”运动开始,钟善基在中学的工作也不得不停止。 |
中国数学教育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
钟善基的名字与新中国的数学教育紧紧相随,始于1952年他调入北师大数学系后。由此,他的一生,成就了许多个“第一”: |
第一次设立新中国的数学教育学科; |
第一个主编我国师范院校教材《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
第一批参与教育部《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工农速成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制定与编写工作; |
第一次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他作为特邀代表参加; |
第一个成立北师大数学系中学数学教育研究室; |
…… |
而对于和他多年工作在一起的同事们,钟先生却是这样的“第一”——从花甲到耄耋之年,都始终站在学科建设和培养教师的第一线。 |
早在1950年,钟善基就参加了教育部《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工农速成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和编写工作,1951年还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调入北师大后,钟善基和魏庚人、曹才翰、赵慈庚、丁尔陞、梁绍鸿等人组成了师大数学系数学教育学科方面的核心骨干。当时全国都在学习苏联的教学经验,数学教学法方面主要使用的苏联教材是伯拉斯基的《中学数学教学法》和李亚平的《数学教学法》。这门课除了通论之外,还要讲授算术教学法、三角教学法、代数教学法、几何教学法等内容。钟善基常年负责这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到了1960年,钟善基等人还在傅仲孙先生的积极倡导下将单纯的数学教学法发展成为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在这期间,钟善基翻译了《初中数学教学经验》《高中数学教学经验》《高中数学教学法》《中学解析几何教学法》等著作,为这一学科的基础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文革开始,钟善基自然也难免受到冲击,他被派往临汾劳动了两年。到了1971年,北京市急需培训各偏远地区的中学数学教师,又想起了这位数学教育家。消息传来,军宣队的邬队长让他收拾行装回京。钟善基觉得这个军宣队长人还不错,便开玩笑说“算了吧,住在这得了”。军宣队长知道他的专长,也开起了玩笑:“你也不算算,你种一垅麦子多少钱?赶紧回去给人家上课去!”在回程中钟善基抓紧时间看书备课,陪同他的邬队长不禁惊讶的问:“像你这样的,还用备课?”钟善基哈哈大笑,向他解释说教学的对象在变,教师也必须作相应的准备,给军宣队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从1972年至1977年,钟善基连续五年在京城北部的延庆、昌平、怀柔、密云、顺义、平谷等区县奔波,通过举办短训班的形式培训当地的中学数学教师,其中他去得最频繁的地方就是平谷。当时参加培训不仅没有额外的报酬,反而要自带行李。一旦确定要到哪个公社,培训教师立马就要扛上行李前去报到。钟善基在短训班主要讲授基础的数学教法课,但因为他喜欢几何课,所以还得另外带上一门制图课。短训班条件简陋,来参加培训的郊区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不少教师为了抓住机遇学得一点真东西,往往也自带行李,把被褥往自行车上一架就骑过来听课了。钟善基在长期的培训过程中总结出一条教学经验,即每一个短期培训都要围绕一个定理来讲,把这个定理的来历和用法原原本本的讲授给这些教师,让他们在培训过后切实可用。这个方法深受学习者欢迎。当时虽然流行“学生批老师”,但钟善基却和这些弟子们相处得非常愉快,即使到文革以后,很多弟子们也还记得这位只给他们讲过两周短训班的师大教授。在培训的过程中,钟善基很为某些区县的中学师资水平担忧,极力建言各区县的教研员要采取更为主动和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来改变当时落后的面貌。这些工作在文革后基本上都得到了落实。后来郊区的师资水平得到了根本的转变,教师学历也不断提高。在钟先生的热心支持下,北京市中学数学教改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中学数学教育的开拓人,花甲之年钟先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向教师培养上。在他的点拨甚至手把手地帮助下,北京市许多数学名师脱颖而出,几乎每年都会摘取全国教学评优课上的一二等奖。 |
1981年是中学数学教育丰收的一年:北京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同时,在钟善基的积极组织下,师大数学系成立了中学数学教育研究室,钟善基为首任研究室主任。钟善基将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这门学科明确定位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随后他又和同事们一起编写了《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这本书在理论的高度全面阐释了中学数学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工作、教材编写等问题,不仅是当时学科建设成果的代表著作,也是国内数学教育研究的奠基性著作。它长期的被高师院校用作本科教材,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钟善基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其中多数成为这一领域最初的论文,影响深远。 |
钟先生在国际交流方面也作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组织与日本进行的数学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最终发展成五国(中、日、美、德、法)数学教育会议。钟先生多次赴国外著名教育机构进行讲学和交流活动,并曾于1991年作为秘书长组织了“国际数学教育北京会议”,受到与会各国专家的一致赞誉。除此之外,钟先生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曾任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数学试题命题委员,《中小学数学教学》报社总编、社长等职,为我国数学教育学科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
情系附中 |
钟善基对附中的情感特别深厚,附中的每一个重要活动,只要需要他参加,他都是积极的参与者。1981年附中八十周年校庆时,钟善基应邀与许多知名校友会聚一堂。聚会期间齐越校友提议41届北京校友应该每年聚会一次,这个建议立刻得到钟善基等人的支持。在钟善基先生所在的班级中,他的年纪是最小的,因此自告奋勇承担了历次校友聚会联络、组织的任务。每年春秋时节,他都要提前给各位校友打电话、写邀请信,然后安排聚会时间、地点以及各位与会者的往返乘车路线,聚会结束还要向各位校友寄送相片汇报相关开支情况。从1981年至钟先生去世的2006年,整整二十五年时间,钟善基都一直默默承担着这项看似简单实则琐碎、麻烦无比的任务。据著名戏曲理论家刘乃崇先生回忆,为了筹办老校友聚会,钟善基在这二十五年至少为此专门写过几百封信,打过上千个电话。在他精心的组织和安排下,不少校友虽然年事已高也依然坚持参加,还有个别校友如尚兴久先生即使身患残疾也一定要家人推着轮椅前来聚会。多年的聚会把老校友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甚至在某些校友去世之后,他们的家属还要代表本人前来参加。钟善基把自己对附中的那份真挚的情感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只要你看过他寄给附中的那些宝贵的历史材料,只要你看过他为附中所写的那些回忆文章,只要你看过他为校友会所提供的那些资料,只要你看过他为学校发展所提出的那些可贵建议,只要你采访过他所教过的学生,你就不能不对这样一位附中人从心底涌出深深的敬意! |
一生与附中紧紧相依,一生与中国数学基础教育紧密相连,钟先生赢得了附中与整个学界的敬仰与尊重! |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史》、《钟善基数学教育文选》、《记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钟善基》以及对钟善基夫人王和礼女士、校友刘乃崇先生等人的采访综合改写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