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林砺儒(1889—1977),原名林绳直,广东信宜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历任北京高师附中主任(即校长)、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广州师范学校校长、勷勤大学教务长兼教育学院院长、广东省立教育学院院长、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长。解放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央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副部长。
勤奋求学路 |
清光绪十五年六月二十一日(1889年7月18日),林砺儒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高祖林汉源是清朝贡生,祖父林兆蓉是同治庚午科举人,父亲林达是秀才,因鼠疫早卒。大伯父林鸿是廪生,二伯父林迁是监生,叔父林适、堂兄林绳武均系优贡,被选入广雅书院学习。林砺儒四岁丧父,母患癫痫,靠祖母养大,而培养教育则全赖伯父林鸿和叔父林适。林适是个教师,颇有学问,且善书法,外出教学时总把林砺儒携于身边,让他自幼受诗书熏陶。林砺儒长到入学年龄,伯父林鸿便聘了一位家庭教师来教他,并经常检查他的学习情况,对他要求十分严格。林砺儒十分感激叔伯的培育之恩,后来他在北京任职时,叔叔伯伯的孩子有到北京读书的,或者平时住校周末到家里,或者干脆是住在林砺儒家中,林砺儒对他们都是视如己出,尽心培育。 |
1905年,林砺儒进高州高郡中学堂读书。他学习十分勤奋,各种各样的书都读,曾积劳成疾吐过几次血。1911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即应信宜县中义学堂之聘到该校任教,同年又参加公费留学日本的考试,选报了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抱定了终身服务教育的决心。 |
1918年3月,林砺儒从日本回国,次年4月,到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大学(后改名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授,担任心理学和教育课程。同年,“五四”运动爆发了。他支持学生运动,帮助学生办平民学校,办识字班。他对学生说:“教育家要培养进步的人格,以适应进步的社会!” |
再造新附中 |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即北京师大附中),前身是北京五城学堂,是我国最早的一所公立中学。成为高师附中之后,本应“更有条件负起中学教育开路先锋的重任”,然而由于领导思想守旧,问题很多。为了整顿附中,办好附中,北京高师派林砺儒兼任附中主任(校长)。1922年9月,林砺儒正式就职。林砺儒先生以他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林砺儒校长和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师大附中被办成为一所先进的现代学校,取得了辉煌教育成果,学校成为杰出人才的摇篮。 |
林砺儒对校风学风进行全面整顿,提倡“师生互相亲爱,互相协助”。针对过去教育脱离实际的做法,他提出教育应以生活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重视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在高中增设了第二外国语、解析几何、微积分初步、初等力学、电磁学、分析化学等课程,同时,在全校普及体育。此外,还聘任了一批有学识、有改革精神的新教员。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高师附中风气好转,质量提高,成为一所全国仰慕的学校。在担任高师附中主任期间,他于1922年和1925年两次向当时的国会提出教育法草案,想为教育事业争得宪法上的保障。 |
1922年,在林砺儒先生的领导下,师大附中制定了新的办学宗旨:(1)培养健康身体;(2)发展基本知能;(3)培植高尚品格;(4)养成善良公民。与此同时把“诚、爱、勤、勇”正式确定为师大附中校训。学校不惜重金,千方百计聘请名师来校任教。王鹤清、张鸿来、赵海天、石评梅、黄庐隐、夏宇众、程廷熙、傅种孙、董鲁安、李约等都是这个时期的名师。学校除大力加强课堂教学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校成立了各种学科小组和文艺社团,如数理化学会、英文学会、蔷薇社、励学月刊社、心声杂志社、品学砥砺社、曦社、国剧演习社等。每个学生都要参加一个或多个课外小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颜一烟当时就是蔷薇社的成员;文学家李健吾、蹇先艾当时是曦社的成员;京剧程派艺术传人赵荣琛就是国剧演习社的成员。 |
在附中任职期间,林砺儒提出了全人格的教育思想,他指出“教育是人格的成长,学校里教学生学习的是他们人格往后成长的资本,要能生息,要将来能应用到各方面应付自然,应付社会,才算是真为他们所有。”中等教育不应是简单的职业准备,而应当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陶冶,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和发展自己的个性。所以林砺儒提出“中等教育的任务是引导少年人格之射线到各方面去”。这些话都鲜明地体现出林砺儒先生全人格教育的思想。不论是从课程改造、教材编写、教学方式、还是从成绩考查、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行评价机制、体育成绩考查方法……林砺儒作为附中的校长,在办学中从各个方面使全人格教育思想充分得到了的实践。著名哲学家张岱年也是林砺儒时期的附中校友,他回忆说:“把人人都作目的,不要看作手段。……20年代,我在师大附中读书,受到了深切的教育,奠定了一生治学的基础。”这既是师大附中学生对母校的感激,也是对林砺儒全人格教育思想的充分肯定。 |
1922年,林砺儒带领北京师大附中率先试行“六三三”学制,将原来小学七年、中学四年改为小学六年,初、高中各三年。这个学制一直延续至今天。师大附中实施新学制完全是在摸索中前进的,一切规章制度、课程,都是自己制订,自己试行。教材内容是由本校教师自定、自编、自选。回顾钱学森等杰出人才在上世纪20年代受到的中学教育,一是得益于全人格教育思想与实践,二是得益于“六三三”新学制的实行。1922年我国开始的中小学“六三三”学制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与世界接轨,在真正意义上开始现代化的步伐。林砺儒还总结了试行新学制的经验和个人感受,著文在《教育杂志》上发表,对全国推广新学制产生了良好影响。 |
经过林砺儒的几年辛苦,师大附中很快就成为一所著名的中学。但是当时在北京,还有前清“大人行书”请托的遗风,每年招生,附中教职员总会收到几百封说情的信件,梁启超先生也曾来信查分数问究竟。林砺儒因此写《子弟入学之请托运动》一文作公开答复,他说:“假使一个学校招生,是按情面、势利定去取的,那么,这便是极腐败的学校……再进一层,重情不重法,讲私不讲公,谁也识得是中国人的大毛病。若是一辈一辈的子弟入学,都使他们自信是凭人情得来的,那么,中国法治的精神,要等到几时才能成呢?”语虽婉转而极有原则性,他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林砺儒先生的女儿,北师大化学教授林安娣曾回忆说,她当时要考厦门大学,而父亲当时正在厦大任教,可是直到发榜,父亲的同事才发现榜单上有她的名字,还责怪说怎么不知会一声,提前看看考得如何也好嘛。母亲忙道:“(林砺儒)不让说……不让说……。”林安娣正是凭自己的实力考得了奖学金,进了厦门大学。 |
钱学森是1923年考入师大附中,初、高中六年都是林砺儒先生做校长。钱学森在回忆母校时说:“我在附中六年,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我们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除了上课外,我们都参加学科小组,有物理、化学、博物、天文等,利用课外时间和中午休息时间大家互相讨论,发表见解,兴趣很浓。”1991年钱学森在被中央军委和国务院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颁奖大会上讲话说:“说起旧事,我还非常怀念我的母校北京师大附中。我从1923年至1929年在北京师大附中念书,当时的旧中国和旧北京是个什么样子。在那样一种艰难困苦的年代,办学真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北京师大附中当时的校长(那时称主任)林砺儒确把师大附中办成了一流的学校,真是了不起。我今天说了,恐怕诸位还不相信,那个时期高中分一部、二部,一部是文科,二部是理科,我在理科,高中毕业时,理科课程已经学到我们现在大学的二年级了。所以,师大附中在那个时候办的那样好,我是很怀念的。” |
在林砺儒担任附中校长近10年期间培养的学生,后来很多人成了我国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钱学森、汪德昭、陈永龄、张维、雷天觉、梁守槃、姜泗长、段学复、孟少农、高振衡、汪德熙、马大猷、林家翘等成为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此外,还有著名数学家闵嗣鹤、田方增;流体力学家陆士嘉、哲学家张岱年、经济学家于光远、文学家李健吾、诗人学者林庚、儿童文学作家颜一烟,政界名人刘仁、浦洁修等,各类人才数不胜数。 |
检验一个学校是否办得成功,最终要看这个学校是否培养了大批人才,特别是杰出人才。100多年来,尤其是林砺儒担任校长时期,北京师大附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杰出人才层出不穷。历史证明,北京师大附中的办学是成功的,林砺儒的教育成果无比辉煌。 |
改革高校 |
1928年,北京师范大学并入北平大学,改称第一师范学院,林砺儒任临时院务委员会主席。他便着手对第一师范学院进行改革,增设了社会系,支持师生参加社会上的进步活动。他的这些做法不为当局所容忍。到1931年,国民党教育部决定对第一师范学院严加整顿,停止招生一年,并解除了林砺儒的职务,派来了新校长。林砺儒愤然离开第一师范学院,南下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授兼教务长。不久又兼任广州师范学校校长。 |
1933年,广东省政府为纪念古应芬(字勷勤),创办勷勤大学,林砺儒应邀参加筹办工作。该大学成立后,由当时广东省主席林云陔兼校长,他任教务长兼教育学院院长。1937年,勷勤大学教育学院独立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后又改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他继续担任院长,以这间学院为基地,更放手地进行教育改革,在课程设置上打破常规,增添了一批公共必修课,如“新哲学”、“经济学”、“现代经济学说史”、“国际政治”、“世界革命史”等;先后聘请了一批进步教授,如张栗原、蒋径三、李平心、高觉敷、陈守实等到校执教,还邀请著名民主人士邹韬奋、钱俊瑞、杨东莼等到校作形势报告。他提倡思想自由,学术研究自由,学生可以组织各种社团,探讨各种问题。他还带领师生下乡进行抗日宣传,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
国民党当局对林砺儒的做法十分不满,派员到学校寻衅,指责教育学院不应开设“新哲学”、“国际政治”等课程。林砺儒便将“新哲学”改为“教育哲学”,内容不变,原有的系科和教员全部保留。国民党当局又派员到校,要设立训导处和国民党区分部,林砺儒便和进步教师商定,由一位教授兼任训导主任和国民党区分部书记,并挂上训导处和国民党区分部的牌子,实际上并没有开展什么活动,使国民党当局无法直接插手学校的工作。 |
1941年5月,国民党当局下令,改组文理学院,免去林砺儒的职务。消息传开,全校震怒。师生们自发成立了“挽林委员会”,召开声势浩大的挽林大会,派出教师代表团前往韶关向省政府请愿,要求省政府收回成命,并通电全国,学生们还集体创作了《挽林战歌》。面对这场学潮,国民党反动派十分恐慌,派去接替林砺儒职务的人也不敢上任。当局便采取高压政策,逮捕、开除了不少学生。但师生们毫不畏惧,坚持斗争达两个多月。 |
1941年10月,林砺儒来到桂林,担任广西教育研究所导师;次年4月,改任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长。他自知已受国民党特务机关的密切注意,再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是不可能了,于是,在家门口贴上一副“读书幸未成君子,学圃犹堪作小人”的对联,以著书立说的方式,继续宣传教育改革的主张。从1941年到1945年,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怎样做中学校长》、《精神剃须论》、《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与国民教育》、《五四运动的评价》、《八·二七路线》、《儿童保育与人性改造》、《养士》等。在《精神剃须论》中,他指出:指导青年,“一不是靠权威部勒,二不是凭笼络操纵”,而必须了解青年,和他们做真诚的朋友,共同参加社会实践。这篇文章在《文化杂志》刊登后,刺痛了国民党当局某些人,致使《文化杂志》被迫停刊。在《八·二七路线》中,他继续宣扬学术自由,求真理,明是非,认为学生要尊师,但对教师的学说、教义可以怀疑批判。他的这些言论,引起国民党当局的不满,特务多次用匿名信对他进行恐吓,但他置之不理。1944年,他写成《教育哲学》一书。 |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大搞独裁,发动内战。林砺儒即投身到民主运动中。1946年,他不顾国民党特务恐吓,毅然加入民主同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控制桂林师范学院,决定将该学院迁往南宁,并撤换了院长,林砺儒愤然辞职。这时,他身患肾炎,便回广州治病,194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建设者 |
1949年4月,林砺儒离开厦门大学,取道香港赴北京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和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接着,又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兼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52年起任教育部副部长。并当选为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面对着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教育事业,他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工作,先后主持起草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并就少年儿童教育、中学教育、民族教育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写下《中等教育的两个问题》、《了解少年儿童是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教因材施,材也由教成》等论文,提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办好教育的主张。1957年11月,林砺儒代表我国政府,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签订了《关于越南在中国设立学校的议定书》。1959年,他率领中国教育代表团赴越南民主共和国参观访问。 |
1961年,年逾古稀的林砺儒患食道癌刚愈,便率领一个工作组奔赴吉林,就师范学校的学制及教学计划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1963年,他连续参加了天津中小学办学经验座谈会和云南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又深入云南、广西等地调查研究。在这段时间,他还撰写了《师范教育问题随笔》、《语文教师是经师,也是人师》、《怎样对待学校考试》等文,提出不少新见解。如在《怎样对待学校考试》中,他指出:“人生遇事要做,遇问题就要解决,所凭借的只是自己所有的知识才能。人生正是这样活到老、学到老、考到老至死方休的过程,原非可怕。怕考试几乎等于怕生活,从来未闻有人怕生活的,而学校的学生则大多数怕考试,其原因何在,值得深思。跃跃欲试,原是有能者的常情,而学校竟把考试变成学生的畏途,其故安在?为人师者应深自反省。”但由于历史原因,林砺儒先生的这些探讨未能继续进行下去。 |
1977年1月20日,林砺儒因患胃癌,医治无效,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8岁。 |
林砺儒逝世后,家人捡点遗箧,发现他于1973年10月15日在笔记本写下的一副“自拟挽联”: |
服官自笑立仗马 |
遗稿尚无封禅诗 |
“服务最有恒心的教育家” |
林砺儒先生毕生从事于教学、教育工作,从事教育工作达60年之久,被誉为“服务最有恒心的教育家”。他一生虽然转移过不少地方,换了不少工作岗位,但一直没有停止过教学生涯。这种毕生从事于教育事业的精神,为教育界所钦佩。 |
除了中等教育思想,林砺儒的教育思想还包括师范教育思想和国民教育思想。林砺儒一生从事师范教育的时间较长,从留学攻读师范到从事师范教育到研究师范教育,从师范学校到大学师范学院,再到师范大学,可以说其一生见证了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他又身处我国社会巨变而又灾难频仍的时期,林砺儒亲身参与了许多教育改造社会的活动,既有平民的教育实践,又有为抗战而进行的国民教育活动等。正是从这些教育实践经验出发,林砺儒对我国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出路、办法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建议,对国民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观点。 |
林砺儒先生不仅有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而且有丰富的教育著作。他觉得当时的教育著述少得可怜,便决心从事研究工作,总结教育经验,编写教学讲义,发表教育论文。他认为,做一个教师光是埋头教学是不行的,必须同时从事研究工作,多写教育论文。如果“述而不作”是难以提高教育质量的。林砺儒先生以身作则,在百忙中也勤于执笔,边教学边著述。1944年日军进犯湘挂,桂林师范学院几度迁移,林砺儒坚持上课,还初步运用马列主义观点,写成了《教育哲学》一书。林砺儒的重要著作有:《文化教育学》、《伦理学要领》、《教育哲学》、《教育危言》。林砺儒先生还经常发表论文,例如“九·一八”事变后,抗日运动高涨,国民党政府公布一系列教育法令,企图用繁重的功课考试来束缚学生。林砺儒就发表了《从批评中学新法令说到未来的改造》,对当时的教育法令提出质疑和批评。他还在各大报刊上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 |
林砺儒先生精通中外教育史和教育理论,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探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大大丰富了我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内容。他毕生从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堪称桃李满天下。林砺儒先生不愧为我国著名教育家,我们永远尊敬和怀念他…… |
王霜霜老师根据以下材料综合编撰: |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0421.html?wtp=tt |
②.皇甫煃,《当代教育改革家——林砺儒先生传略》,《文教资料》1998年3期 |
③.康满堂,《林砺儒教育思想探析(1918-1949)》,2007年 |
④.刘沪主编:《北京师大附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
⑤.马福,《教育家林砺儒》,《教育史料》 |
⑥.麦若鹏,《教育家的风范——缅怀林砺儒》 |
⑦.何国华,《林砺儒生平和教育思想简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
⑧.林砺儒:《附属师范学校之使命及其与师范本部之联络》,《教育丛刊》第1卷1期,1930年4月。 |
⑨.林砺儒:《我的中等教育见解》,《教育从刊》第3卷第5集,1922年9月 |
⑩.林砺儒:《教育与耍狗熊》,《晨报》,1931年1月6日 |
?.林砺儒:《我的中等教育见解》,《教育从刊》第3卷第5集,1922年9月 |
?.林砺儒:《本校编制三三制学则课程之经过大略》,刘沪主编:《北京师大附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
?.林砺儒:《环境中心的课程改造》,《教育从刊》第3卷7-8合集,1923年2月 |
?.候刚:《林砺儒与北京师范大学》,黄家驹、何国华主编:《林砺儒教育思想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