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赵荣琛(1916—1996),安徽太湖人。1930—1934年在北京师大附中学习。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程派艺术传人,对继承、发展和弘扬程派表演艺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16年赵荣琛出生在安徽太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上四代人中,代代有人中进士,并凭其学问在清朝翰林院供职。自幼赵荣琛就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20世纪20年代,他随全家到京定居。1930年他考上了北平师大附中,上学期间成绩优秀。
30年代初期是京剧(当时称为国剧)的鼎盛时期。不少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如梅兰芳等四大名旦,马连良等四大须生,正值壮年,表演艺术处于巅峰。连台的精彩绝伦的演出,带动了一大批业余的爱好者深深地沉醉在京剧当中。在母亲和姐姐的影响下,赵荣琛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对程派艺术“爱之深、迷之狂”。
1932年,赵荣琛和他的五个戏友,在校学生会文化部下面组织了一个国剧社,得到了校领导、学生会以及部分老师的大力支持。各年级爱好京剧的学长师弟纷纷入社。
赵荣琛他们六个发起者是国剧社的核心,结义为异姓兄弟。依年龄顺序,大哥是杨莲生(联升),精于言(菊朋)派老生。二哥张宪昌,攻青衣(饰演中青年妇女,以唱功为主)。三哥曾世骏是多面手,既拉得一手连行家都非常佩服的好胡琴,又精于锣鼓经。四哥是周万明(昀),攻老生。五弟彭国庆,攻余派老生。六弟就是赵荣琛。
兄弟六人集资,为国剧社购买了全套的京剧音响乐器设备——京胡、二胡、月琴、单皮、铙钹、小锣、大锣、檀板、堂鼓等等。为了使国剧社正规化,让大家真正懂得京剧的奥妙和规矩,他们每月还公摊12元法币作为报酬,请来专业演员做教师。
每周六的下午,国剧社有响排(有乐器伴奏的排练活动)。不但排演一些唱腔选段,而且还要排两三出整戏,如《坐宫》、《汾河湾》、《二进宫》等。曾世骏司鼓(在京剧伴奏队中,相当于指挥),大家敲锣拉琴,热闹非凡。虽然声音太响亮,搞得其他课余活动社没法安生,但学校还是支持剧社活动,只不过把地点给迁移到了远离其他教室的手工教室(大操场的西北角)。
赵荣琛在剧社里主要是拉京胡或者二胡给大家伴奏。他的那把京胡就挂在本班教室的后墙上。下课没事时,同学围着他,听他边拉边唱。低一届的李德伦仿照着赵师兄,在自己班的教室后面也挂了把京胡,他没事时也拉一拉。
国剧社第一次登台彩唱——穿着行头(戏服)演唱,是代表师大附中在北平师范大学的校庆上演出《武家坡》。戏中的王宝钏由老二张宪昌饰演,薛平贵由老四周万明、老大杨莲生分别饰演。前半场戏,老三曾世骏拉京胡,赵荣琛拉二胡;后半场戏,哥俩换把手,赵荣琛拉京胡,曾世骏拉二胡。这次演出,无论是演唱还是伴奏,都赢得了许多彩声(叫好声)。此后,哥六个排练、演出的情趣更加高涨了。
1934年山东省立剧院到北平来招生。出于少年人的冲动、为自身演艺水平求得认可,刚上高中的赵荣琛偷偷地报了考。他嗓音清纯靓丽,扮相明朗俊美;谈吐气质出众;正规文化课、音乐课所学扎实,对剧情、唱腔、身段设计的领悟能力强;更有刻苦拉琴的底子和票戏的经验。赵荣琛参加考试,哪有考不中的道理呢?
一旦考上了剧院,赵荣琛突然感觉到,自己制造了一个极其困窘的人生境地——自己必须迅速地在非此即彼、格格不入的两条人生道路中做出艰难的选择。一条道路,像他的哥哥姐姐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继续以优异的成绩留在附中读高中,凭借无虞的家资上大学、出国深造,从而学有专长,光宗耀祖,想过瘾就偶尔票票戏——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顺理成章的、平坦的,家庭依旧是安详而和睦的。另一条道路,偷偷地离开家庭,让母亲、姐姐们牵肠挂肚,在那个把演员谑称为戏子、看作是下九流的社会里,让家庭从此蒙受闲言碎语和鄙视的目光,而自己辗转异乡、日复一日地忍受那抽骨洗髓般的艰苦训练——这样的人生道路是坎坷且前途不定的,它让家庭动荡而分裂。
赵荣琛把这两条人生道路都想得很清楚,但是难于抉择。每条道路中都包含着难以割舍的情与爱,每条道路又都迫使自己必须忍痛去割舍。他必须先捋清自己的思绪:妈妈姐姐不是也酷爱国剧吗?她们不也钦佩那些老板(出色的演员)的艺德与艺术,尊重他们的人格吗?没有国剧的生活……多么索然无味啊!京剧有什么错?当演员有什么罪?
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忠贞的,他为决然投身艺术的勇气自豪,为亲身揭露世间“上流”社会的虚伪与矛盾心理而鼓舞。他要离开“正路”,投身国剧。
此后,他一方面悄悄地为离开作着种种准备,一方面用尽一切办法让妈妈和姐姐坚强起来,让她们接受自己即将远去的现实……
赵荣琛跟随剧院来到了济南,开始了职业京剧演员的生涯。入行后,赵荣琛初学小生,但很快就转行专攻青衣了。由于文化基础好,领悟能力强,赵荣琛学戏的进程比一般学生快得多。对一时难以理解的,他还能迅速记录下简谱,容留课后再反复琢磨。孙怡云等几位老师都爱惜这个又勤奋又聪明的学生,倾囊而授。在校期间,赵荣琛最私淑的是跟从关丽卿老师学习《六月雪》、《文姬归汉》等程派代表戏。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赵荣琛随山东省立剧院辗转到达了陪都重庆。为了能演出有思想性、能振奋民族精神的好戏,而不是单纯为谋生而赚钱,赵荣琛挑门另立了“大风剧社”。这个社名,源自于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充分表明了他一心为国的壮志情怀。
随着艺能与见识的增进,赵荣琛对程派艺术更加心仪。他更加用心地通过看剧本来揣摩程派代表作中的唱腔、身段——要是程先生登台,他会怎样唱呢?我这样唱,能尽显程派的韵味吗——无缘亲聆程砚秋先生的提点,赵荣琛总觉得自己没有做到恰到好处。
在重庆公演程派名剧《青霜剑》时,赵荣琛下定决心,决不糟蹋程派艺术,于是开始通宵达旦地钻研。那时,他的二姐赵晓农心疼弟弟,特意赶到重庆来照顾他。
每到清晨,二姐进他房间照看,只见他举手投足,仍然沉迷剧中。二姐提醒他吃早点,他听不见。昨晚收拾干净的烟碟里又已是烟蒂堆满。如果再要高声叫他,他倒是能从剧情中被唤醒,可他会立即拉住姐姐,让她坐下,迫切地把刚刚琢磨出来的身段表演给姐姐看,让她品评有没有程先生所演的味道。继而又请来刚睡醒的琴师,共同切磋唱词与旋律,一个小节、一个唱段地处理,务必精益求精……
《青霜剑》终于上演了。赵荣琛演唱得真是行如流水,韵味绵长;水袖舞动得真是恍若浮云,美不胜收。他把一位坚守气节、有勇有谋、宁死不屈的烈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了。戏散了,观众久久不愿离去,长时间地叫好,他再三地谢幕……
《青霜剑》之后,赵荣琛又揣摩着演出了几出程派剧目,获得“重庆程砚秋”的美誉。这倒使他亲聆大师教诲的愿望更加急切了。自己真的演出了程派的韵味吗?程先生见了,能认可吗?身处敌营的程砚秋先生,您现在可好吗?
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程砚秋先生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程先生宁肯在北平郊区青龙桥担大粪、扛锄头、种土地,也绝不给日本人、汉奸低头唱一出戏。日伪汉奸迫于程先生的威望,虽然不敢直接加害,但对他恨之入骨,时时监控,让他从北平脱身不得。
怎样才能见到程先生呢?1941年,平易近人、广结戏缘的赵荣琛接到了一封叫许伯明的观众来信。信中提到,他是看了赵荣琛三年演出的老观众,也提到自己与程老板是忘年深交的老友。看到这封信,赵荣琛如获至宝,欣喜若狂。通过许先生的搭桥推荐,赵荣琛终于拜在了程先生门下。从此,素未谋面的师生二人就以通信的方式教与学,时间长达5年。在这期间,赵荣琛技艺大增。
1945年抗战终于胜利了。赵荣琛得知程砚秋先生赴沪公演,立即把一手操办起来的剧社转让他人,欣然抛弃掉了在重庆的地位和丰厚的收入,只身一人,千里迢迢飞赴上海,与日夜仰慕思念的恩师见了面。1946年,赵荣琛按梨园的规矩,补行了正式的拜师典礼。从此后,随侍恩师,朝夕求教。
梨园界里,为追名逐利而发愤刻苦钻研艺术的人数不胜数。但像赵荣琛这样,脱离家庭,抛弃锦衣玉食,弃学从艺,视声名利禄如粪土,百折不挠求艺技、不获真谛不罢休的翩翩佳公子,实在凤毛麟角,让人惊奇,令人钦佩。深受感动的程砚秋和梅兰芳两位艺术大师,为了提携赵荣琛,各率自己弟子同台演出——引起大上海轰动后,再掀高潮——表演整本大戏《龙凤呈祥》。孙尚香一角,先由赵荣琛,再由梅兰芳,后由程砚秋相继扮演,由赵荣琛演的正是以唱工吃重的“洞房”一折。能和大师比肩齐唱,这是两位大师所能给予的最充分的肯定与最大的嘉许了。上海报界纷纷报道这一盛事,盛赞程派后继有人。
1947年赵荣琛随恩师回到北京,用秋声社的班底,与孙毓昆、贯盛习等搭班,以“大风剧社”的名义在北京开始了演出。
建国初期,他又参加东北戏曲研究实验京剧团。时值抗美援朝战争,赵荣琛和大家赶赴丹东,在敌机轰炸中镇定自若地进行演出,慰问、激励即将赴朝的志愿军将士们。
流派艺术只有继承了精髓,才能真正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如果仅仅继承了皮毛,那么这一流派不久就会丧失生命力。
50年代中期,赵荣琛的表演已经深得程派艺术的精髓。他的演唱以腔传情,以字达意,字正腔圆、声情俱佳;做派(体态动作表演)大方;表情、动作的设计,都是为刻画人物的内心、丰满剧情而服务。他擅长表演唱出了程砚秋先生特色的传统戏,如《贺后骂殿》、《汾河湾》、《玉堂春》等,在严谨的规矩中表现出程派的艺术特色。赵荣琛也擅长演出纯粹的程派戏——程先生自己新编的,或在传统戏的基础上进行较大改动的再创作,如《荒山泪》、《青霜剑》、《窦娥冤》、《锁麟囊》等,他演唱得酷似老师。
赵荣琛在继承程派的同时,并不墨守成规,而是勇于探索。他自己创作演出的剧目,如《火焰驹》、《苗青娘》、《生死牌》、《皇帝与妓女》、《风雪破窑记》等,既保持了程派艺术的精华,也展示了他自己的艺术才能,塑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形象。
他科学、慎重地发展了程派的亮嗓唱法。在程先生鼓励下,赵荣琛根据自己嗓音天赋条件,在保持程派沉郁凝重根本风格的基础上,咬字吐音比程先生更宽泛一些——这样的声音更贴近普通观众的听觉感受,更清晰、易懂。
在唱腔、唱词方面,赵荣琛根据自己对剧情与人物关系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发音特点,做了精心的改编。比如,他把《武家坡》王宝钏下场前唱的“急忙奔到那寒窑前”一句,变高腔拖腔为低腔快唱,并配以节奏鲜明、身段优美的舞姿,使唱、做、舞一气呵成,表现了王宝钏突然遭到陌生男子调戏,心情紧张、压抑,举措失常,从而塑造出一个性情单纯可爱的妇女形象,赢得了强烈的剧场效果。又如,《荒山泪》中的张慧珠有这样一句[二黄散板]唱词:“哭婆婆哭得我泪珠如线”。赵荣琛觉得,结合前后剧情来看,人物此时的心情不应仅仅是伤心不止,还因为孤寂无助而备感凄凉。于是,他就在不变四声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推敲,就将“泪珠如线”这四个字改为了“泪干肠断”——既保住了程先生原先设计的唱腔旋律,又增强了唱词的深度和人物情感的力度。
赵荣琛对传统戏中不尽妥当的身段表演也进行了许多独到的修改,使艺术更臻于整体的完美。比如,王宝钏被薛平贵几番调戏后的表情与动作,赵荣琛把它处理得绝无雷同,层次分明。第一次,当薛平贵念到“我若有心还不失落大嫂你的书信喏”,薛用右手拍王左肩——王大吃一惊,忙先用左手推开薛,几乎同时用右水袖自上而下划下去;第二次,薛平贵念到“这苦哇,还在后头呢”,说着用右手拍王右肩——王赶紧右转身,掸出右袖躲开;第三次,薛念“自然的有哦”,借机会要点王的左手心——王急忙用双手往里一缓,做躲避状。三番躲避,三个不同的身段,即美又俏,刻画出“好一个烈女王宝钏,百般调戏也枉然”的忠贞。又如,在《荒山泪》“抢子”一场时,张慧珠有一组“护子”的身段表演:双下半袖,左臂出袖轰开,扬右臂绕袖,向右大转身,双翻袖,向里双打袖,抱住儿子宝琏,卧坐于地。“扬右臂绕袖”的动作,在当初程先生演出时并没有。赵荣琛在一次演出时,为进一步渲染当时的情绪,即兴一气呵成地加进了这几个动作。赵荣琛在戏后冷静思考,觉得自己改动得更合理,就将它大胆地固定下来,并坚持表演下去了。
在配乐、舞台灯光布景效果等方面,赵荣琛也都曾做出过大胆的尝试。建国之初,在东北地区汇演中,他独具匠心地运用西洋管弦乐队伴奏演出昆曲剧目《断桥》,并在舞台美术、表演调度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创新。梅兰芳、周信芳二位大师看了此剧,也赞不绝口,认为京剧的配乐就应该越来越丰富,舞台美术处理就应该越来越先进。到了1983年,67岁的赵荣琛再一次演出《春闺梦》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压光、追光、推光等灯光技法,烘托舞台气氛,生发观众对时空转换的感觉。
几十年来无数的掌声、彩声并没有使赵荣琛醺醺然,而是始终保持着儒雅、风流、率真、谦逊的书生本色。
老演员诸世芬与赵先生舞台合作多年,回忆说:“在和赵先生合作的日子里真是愉快极了,他常常提出一些一般演员想不到的戏,和你商量怎样相互配戏,从不摆大演员的架子,更不把他的想法强加于人。而在唱腔方面又极其细致认真,为了一句新腔,他和当时的徐文模、张朔二位琴师,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达到让人家和他一起废寝忘食的地步。在生活中,他又总是笑容可掬,从未与人口角或闹不愉快。”
80年代,学者赵荣琛曾应美国10所名牌大学之邀去讲学。当时,美方的教授、研究生对赵荣琛的讲授欣赏、佩服不已。为了配和在纽约的讲学,赵荣琛准备与当地一个票友合作演出《武家坡》。事前,美方剧场负责人提出演出必须售票的要求,同时答应给赵先生一笔数目可观的报酬。赵荣琛坚定地表示:“我的演出是以传播中国京剧艺术为目的,不是来美国为你们、为我自己赚钱的。你们真要卖票,我就不演。”他在美国精湛的演出和讲学,产生了轰动效应。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戏迷们纷纷赶到美国观看程派传人赵先生的表演。对此,备受瞩目的赵荣琛谦虚地认为:“自己年纪已大,角色风韵不在。众星捧月,是中国京剧艺术、程派表演艺术具有的强烈的吸引力造成的!自己在有生之年,更需要加紧体会研究程派艺术。”
演出既然少了,赵荣琛乘便腾出精力研究、整理程派表演艺术的理论,发表论文8篇、剧评和散文10余篇,完成了一部20万字的自传《宦门之后梨园游》。
赵荣琛热爱程派艺术,不仅自己钻研终生,而且把培养程派传人作为中年以后的头等大事。他牢牢地记着,1958年程砚秋先生去世,1959年周恩来总理对他说:“程派艺术艰深难学,传人不多,一定要多培养人才,一定把程派艺术传下去……任重道远!”
赵荣琛尽心尽力地培育着一批又一批新人。程派后继者中,他的师妹李世济、张曼玲等,都受过他指点。自己的徒弟就有二十多人,这既包括大陆、港台弟子,还有国外弟子。至于再传弟子,就更多了。
文革结束以后,赵荣琛已逾花甲之年,不但要讲解清楚人物心态如何刻画,而且一定要把身段技巧、水袖功夫示范到位。就在赵荣琛一丝不苟、一遍又一遍地做示范的时侯,他总是要强忍着难熬的腰疼(文革时期造反派们殴打造成的)。弟子们边看赵荣琛做动作,边惦记着老师的伤,既感动,更心疼。他们说:您说说动作要领就行了;我们已经懂了。但赵荣琛固执地说:“你们真懂了?你们做做看。程派的身段与其他各派各有千秋。我不反复示范,你们能找到准确的表演感觉吗?”
赵荣琛带徒弟决不是唯我独尊,而是因材施教。徒弟陈琪回忆起赵荣琛,总是清晰地记得老师说的话:“你不要刻意地去模仿我,要按照自己的声音去唱,声音靠后一些就可以了。不要一味地去找‘闷音’,一味地追求‘喉音’,演唱时仍然需要有立度和亮度。”
赵荣琛先生作为享誉海内外的一代儒伶,晚年精心培养演员,更关心发展业余爱好者。在他参与撰写的《师大附中的国剧社》一文结尾处,他动情地写道:“京剧是世界三大剧种之一。是世界各国非常喜欢的一种崇高艺术,不容她枯萎没落。任何学术的爱好都是自幼培育起来的,几十年来学校对京剧不重视,以至学生对京剧毫无所知,再过数十年可怜的京剧就会寿终正寝了,这是不能容忍的。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2006年,故友和弟子们为缅怀赵荣琛去世十周年,在上海演出全本的《荒山泪》。李蔷华、张火丁推迟了出国计划,沈阳的吕东明、天津的张云志、黑龙江的刘秀杰、北京的陈琪、美国的屠月娟、何青意、加拿大的傅虹等等,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为期3天的纪念演出。整个活动,大家自掏腰包付旅宿费,不要任何演出报酬。
(根据张宪昌、周万明、赵荣琛的《师大附中的国剧社》、陈琪的《学者型的艺术家》、《与时俱进的赵荣琛老师》、杜若的《缅怀挚友赵荣琛》、李麟童的《赵荣琛先生在辽宁》、《解放日报?自掏腰包30万——赵荣琛专场情字当先》、《新民晚报?承继德艺 薪火长传——国内外“赵氏程派”弟子举行纪念演出》等文综合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