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产精国品免费入口网页_100款禁用黄免费a尿道口_忘忧草仙踪林仙二区蜜芽

钱玄同

编者按:钱玄同(1887一1939),名夏,后更名玄同,字德潜,浙江人。早年留学日本,师从章炳麟。1913~1919年期间曾任北京高师附中国文教员。后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五四”时参加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字改革,曾创议并参加拟制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中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

钱玄同小传

钱玄同(1887-1939),原名夏,后改名玄同,宇德潜,号中季、疑古,湖州鲍山人。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次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在此期间,又师从章太炎学习声韵训诂。

1910年(宣统三年)春回国后,先后任嘉兴中学,海宁中学,湖州中学教员。辛亥革命后,在杭州教青专署任科员、视学。

1913年(民国2年)秋,在北京高师附中任教,1916年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教授,主授音韵学。

1917年兼任《新青年》编辑,提倡文学改革,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1928年任北师大国文系主任,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常委。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病不能随校撤离,留居北平,曾多次坚拒日伪聘请。1939年1月17日病故。

新文化运动的猛将

钱玄同是新文化运动猛将。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钱玄同读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邹容《革命本》后,就认定革命是天经地义的事。

1904年(光绪三十年),时年18岁,在湖州剪辫,与友共办《湖州白话报》,封面上只写“甲辰年”、不书光绪三十年,以示不遵清代王朝。

1910年(宣统二年),玄同在日本东京与章太炎、陶成章创办《教育今语杂志》,篇篇都是白话文。

辛亥革命后,在杭州办《通俗白话报》,开始为《新青年》撰稿,提出许多“文学革命”的理论和文化教育改革方面的主张。1917年8月,钱玄同第一个提出《新青年》发表文章应“渐渐改为白话”,并表示从这时起自己一切文章通信躬身励行。这些意见,猛烈地冲击着封建文学的堡垒,促进了文学革命的深入。

1918年(民国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迁北京,由钱玄同、陈独秀、胡适、李大刘、沈尹默、刘复6人轮流编辑。从四卷一期起,全部用白话文撰写文章,又首创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排印。他与鲁迅友谊深厚。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就是在玄同的劝说、鼓励下写成,并发表在《新青年》上。他自己不做新诗,但支持胡适等人的新诗尝试。

钱玄同是“国语运动”的倡导者和力行者。他所倡导和从事的“国语运动”,包括统一国语、研究方言、制定拼音文字、改古文为白话文等内容。文字音韵学造诣极高,但从不放弃适用于教青、普及的工作。1918年(民国7年),他主编全国首创的白话文加注音符号的小学一年级“国语”教科书,给北京高师附小孔德学校试教,这是我国革新语文教学的大胆尝试。曾研究方言,并和顾颉刚合作注《吴歌》音,和周作人合作注《越谚》音,和魏建功整理苏州方音的声韵部类。1926年,与黎锦熙等制定“国语罗马字”的拼音法式,即现在通用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前身。1932年,制定以北平字音为标准的《国音常用字汇》由教育部公布。1934年,在病中草成《第一批简体字表》,1935年8月由教育部公布第一批324个简体字。为建国后的文字改革工作奠定基础。玄同鼓吹文学革命的文章、学术论文和有历史价值的书信,散见于《新青年》、《国语周刊》(包括《句刊》及《世界日报》副刊)、《师大月刊》;音韵学著作有《文字学音篇》、《说文部首今读》、《古韵二十八部音读之假定》、《古音无邪纽证》;经学有《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等。

钱玄同与刘半农

钱玄同与刘半农是新文学史上两位热闹的人。新文学肇始,最需要反响——特别是来自“反”的那一方面的“响儿”,苦于一时不见,两位就商量着制造一个。于是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历数新文学的坏处;刘半农则一一予以驳斥。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双簧信”;真刘半农骂倒假“王敬轩”,新文学乃告成立。这样事情现在看来,有些行为艺术的意思。钱玄同能假扮“王敬轩”,因为他旧学问根底太深,他与陈独秀、胡适同为“五四”三杰,但他很少写文章,只发表一些通信,对陈、胡表示赞同,以他名教授的名效应,已经足够有分量了。他还提出一些激进主张,如废汉字等,反对者只顾反对这个,结果别的新思想也就顺利通过。后来他成为“疑古学派”的精神导师,废姓改称“疑古玄同”,也令世人侧目。刘半农早先是“鸳鸯蝴蝶派”,没有学历,在北大为美国搏士胡适所鄙视,遂弃教授之职到欧洲苦苦当了五年多留学生,考得一个法国博士回来,接着当他的教授。

钱玄同和刘半农都是性情中人,写文章倒在其次,虽然都是散文大家。钱玄同“述而不作”,深入思考,提供观点,鼓励别人写作,自己很少动手,甚至授课都不写讲义,只做图表。刘半农兴趣广泛,无所不能,写诗,翻译,搜集民谣,校点古籍,考古,谈音乐,还有摄影。两位都没有活到很大岁数,刘死时四十三岁,钱死时五十二岁。他们晚年都曾被讥为“没落”,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两位作为“五四”代表人物,一直坚持的是文化批判立场。另外他们都是“业余作家”各自有其专业,而且都是绝学。钱玄同集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传人于一身,是经学和小学大师:刘半农是实验语音学专家,他们不过是继续从事其学问研究丽已。刘半农往绥远调查方言,为虱子叮咬,染上回归热去世,乃是以身殉职。钱玄同最后抱病为故友刘师培编辑遗著,死而后已。若两先生者,无愧“道德文章”一语了。

幽默教授

中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钱玄同30年代起一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36年,钱玄同在北师大中文系讲传统音韵学,讲到“开口音”与“闭口音”的区别,一同学请他举一个例子,他说——北京有一位京韵大鼓女艺人,形象俊美,特别是一口洁白而又整齐的牙齿,使人注目。女艺人因一次事故,掉了两颗门牙,应邀赴宴陪酒时,坐在宾客中很不自在,尽量避免开口,万不得已,有人问话才答话。她一概用“闭口音”,避免“开口音”,这样就可以遮丑了,如这样的对话:“贵姓?”“姓伍。”“多大年纪?”“十五。”“家住哪里?”“保安府。”“干什么工作?”“唱大鼓。”

以上的答话,都是用“闭口音”,可以不露齿。

等到这位女艺人牙齿修配好了,再与人交谈时,她又全部改用“开口音”,于是对答又改成了:“贵姓?”“姓李。”“多大年纪?”“十七。”“家住哪里?”“城西。”“干什么工作?”“唱戏。”学生听了部大笑。

从不判卷子的教授

钱玄同是五四时期赫赫有名的文化名人,做教授自然有其特有的架子,其中之一即是:他从不批改学生们的考卷。

钱玄同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等处任教,各校对这位大学者的这一“陋习”虽说无可奈何,但也各有对策。

北京大学为此特意刻了一枚木质图章,上书“及格”二字。钱玄同收到考卷后,即直接送到教务室,由教务室统一盖上及格的图章,而后按照各人的名字分别记入学分档案。

北大的宽容态度,使钱先生对自己的做法愈发地得意,竟向外四处推广,及至他到燕京大学兼课时,仍旧照此办理。不料此番他碰了个钉子:学校方面竟将他送上的未判考卷原样退回。钱先生登时也来了脾气,毫不退让,又将考卷原封不动地退了回还校方很是生气,警告钱先生,如再次拒绝判卷,将按照校纪对他进行惩罚,拍发相当数额的薪金。钱先生对此立即作书一封,言道:“判卷恕不能从命,现将薪金全数奉还。”信内附钞票若干。

这场官司的结局究竟如何,我们今天已不得而知,但钱玄同从不判卷的大名,却从此在北京城内四处传开。

不耻向学生求教的大教授

钱玄同虽说在判卷方面架子极大,但说到治学求知,钱先生则是虚怀着谷,常常不耻下问,充分体现了一位著名学者严谨的治学风范。

钱玄同在北大讲授的是音韵学。他口才流利,思维敏捷,讲课时滔滔不绝,风趣诙谐,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但是,在一堂讲授广东音韵的课后,他竟收到了一位广东籍学生李锡予的信,对他的讲授提出了不同意见。

钱玄同认真地阅读了李锡予的来信,认为李讲的有道理。下次上课时,钱先生当众宣读了李的来信,他不仅表扬了李锡予,还坦率地承认,自己不是广东人,对广东音韵确实是不甚了解。同时,他还希望同学们都能独立思考,对他讲课中的不当之处,多多提出批评与纠正。钱玄同作为闻名中外的著名人物,竟能不耻下问,虚心向学生求教。他这种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深深地赢得了广大师生们的尊敬。

(根据辽海出版社《北大逸事》李军文章、《大公报》赖康宁文章和《青年在线》《北大商学网》等综合改写。)


上一篇:从附中走出的科学大师——钱学森 下一篇:石评梅在附中的日子

友情链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18号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总机:86-10-83193000
邮箱: sdfz@bjsdfz.com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办事指南 快速连接

? 1901-2023 北京师大附中. 京ICP备1402035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961号

访问人数: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沈丘县| 五河县| 兴仁县| 波密县| 木里| 正阳县| 长阳| 会理县| 苍山县|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