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指导,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以“汇聚?碰撞?变革:教育创新提升中国力量”为主题的2019年第五届教博会于11月20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展。本届教博会吸引了1600余项优秀教育创新成果参展,覆盖含港澳台在内的34个省市地区的国内成果,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美国、芬兰、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国际成果。其中北京市西城区有9项课题参展,我校由王莉萍校长负责的《全人格教育引领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以“钱学森班”为例》和生物组付馨悦老师负责的《诺贝尔科学奖成果与中学生物学教学整合的尝试》两项课题研究各获得宝贵一席。
《全人格教育引领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课题的价值理念,是在生源均衡的背景下,针对素质较好、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精准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该课题秉承北京师大附中历史上的“全人格”教育理念,在中学阶段“完成全人的陶冶,以厚其个性发挥之根基”,重视人的成长过程,强调教育的人本性、全面性、充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学校依照育人目标,整体设计、研发彰显全人格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努力营造“班级文化场”,利用课堂主渠道,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
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钱学森班同学的学业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学生在各类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生们在人文类竞赛中也有优异的表现,如全国中学生朗诵大会、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北京市各类艺术活动等等。
在课题研究阶段,32名同学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10名“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5名学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中学生”,还有多名同学获得了“优秀人格”和“优秀学业”双发展的喜人成绩。
诺贝尔科学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奖励系统之一,其成果代表了人类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在促进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新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重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本质的学习,诺贝尔科学奖中的案例为生物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备课资源和出题素材,对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作用。
付馨悦老师受早些年央视转播“诺奖群英会――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启发,在高二年级开设《走进百年诺贝尔科学奖》的校本选修课程,带领学生筛选出与中学生物教学相关的奖项,着重分析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个人生平、求学经历、获奖原因、巧妙的实验设计步骤、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坚持不懈、勤于钻研和勇攀科学高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与生物教学进行整合。学生以3人小组的形式制作和汇报43个奖项的演示文稿。每节课由2组同学进行汇报,教师进行辅助讲解。最后,教师在课程结束后为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感悟、体会和对课程的建议等。
通过3年开设校本选修课、4年的初中和6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师生共同梳理出142项相关成果,受教师生人数达600余人。该课题还先后荣获西城区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通过本次参展教博会,学校了解了目前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和方向,为找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优势和不足和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提供了参照依据。